夏季心火旺,加上天熱出汗多,而汗為心之液,使心臟負擔加重,一定要給心臟休息的時間。小滿開始各地多炎熱天氣,人體水分消耗較多,多種微量元素也隨汗水排出,單純靠喝水不足以彌補機體需求,因此要選擇多元的補水方法。應季果蔬富含維生素和礦物元素,不僅能補充人體的水分還可補充微量元素。例如多吃俗語說的“小滿見三鮮”,常見的一種說法指的是“黃瓜、蒜薹、櫻桃”。
平素胃腸有積熱,比如經常便秘、反復口腔潰瘍的人群,水分消耗更多,小滿時節更容易疲勞甚至加重宿疾。要想節流減少水分消耗,就得吃些“苦”頭。不妨適量吃些具有清熱、通便、開胃作用的苦味蔬菜,如苦菜、苦瓜、萵筍等。
小滿前后天氣炎熱、濕氣漸重,素有脾胃虛寒的人群耐不住炎熱而貪涼食冷,就容易出現暑濕外感。中醫認為生姜能溫中散寒驅濕,建議這類人在飲食中注意適當吃些生姜。其次,常按揉足三里穴(外膝眼下四橫指處)與豐隆穴(小腿前外側,距脛骨前緣二橫指處),也有利于人體水分的運行和排泄。
中醫認為“心主夏,心苦緩,急食酸以收之”。立夏時節飲食原則是“增酸減苦,補腎助肝,調養胃氣”。飲食應清淡,以易消化、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,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。另外可多吃酸味食物,如山楂、西紅柿等,少吃苦味食物,但這并不代表任何苦味食物都不吃,例如苦菜、苦瓜、蓮子等食物有清心火的作用,很適合夏季食用。
由于夏季炎熱而出汗多,體內散失的水分多,血液濃縮,易發生栓塞等疾病。可多進稀食,如早、晚進餐時食粥,午餐時喝湯,這樣既能生津止渴,清涼解暑,又能補養身體。
小滿后氣溫明顯升高,雨量增多,但早晚仍會較涼,氣溫日差仍較大,尤其是降雨后氣溫下降更明顯,因此要注意適時添加衣服,尤其是晚上睡覺時,要注意保暖,避免著涼受風而患感冒。同時也應當順應夏季陽消陰長的則律,早起晚睡,但要保證睡眠時間,以保持精力充沛。
此時日照漸長,可早起晚睡。為了保證睡眠時間,保持精力充沛,可采取分段睡眠的方法,在中午以及晚飯后小睡一會,中午睡眠以半小時到一小時為佳,時間不宜太長,晚飯以后如果睡眠,則以15分鐘到半小時為佳。